解决方案

水下机器人赛道爆发在即:光峰科技水下激光雷达打开增量市场

2025-09-16 06:12:4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关注本届“光博会”的朋友应该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,机器人的应用,真的越来越广泛了,在传统的陆地和天空之下,更具难度的水下机器人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。

 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,新的技术,无疑会扩充、强化应用现有的应用场景,代表着巨大的增量,但是否被需要也很重要,否则只能是一个小众的市场。

  消费级场景:主要是泳池清洁、娱乐休闲、潜水娱乐等,比如泳池时间长脏了,机器人可以直接清洁,还有钓鱼佬探鱼,潜水的时候在黑暗水域,机器人可以辅助避障。

  行业级场景:基础设施运维、水产养殖、海洋测绘、资源勘探等,例如在水下巡检,水下机器人可以在能见度极差的环境下精准定位堤坝裂缝;水产养殖中可以实时监测鱼群分布,优化投喂效率;在海底勘探中能远距离有效扫描海底地形。

  公共安全场景:应急救援、水下安防等。有数据统计,全球每年水下失联超3万人,装载了激光雷达的水下机器人,则可以在能见度基本为0的水体中仍保持至少5米的测距。

  科研级场景:水下考古、生态研究等,水下机器人可以0.1mm级精度还原水下遗迹,不仅精准,还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下探的风险。

  原因也很简单,本质上,商品与科技的进化就是一部人类用懒惰驱动创新的进化史。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到如今这个时代的智能家居,技术迭代始终围绕降低人类劳动成本和劳动参与度展开。

  所以,本着能不动手就不动手的原则,取代人类劳动毫无疑问是门绝好的生意,那这门生意有多大呢?

  有数据统计,目前全球有2800万个泳池,且每年以50万至70万个的速度增加。

 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,到2026年,会增至3692万个泳池,2021-2026年复合增速在5%,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,尤其以美国为主。

  美国泳池数量在2021 年就已达到1060万个,到2022年增至1900多万个,包含了私家泳池和公共泳池,其中私家泳池占比70%以上。

  将来随着生活方式也在进步,娱乐方式健康化,公用,私用的泳池也会越来越多,清洗泳池就成了难题。

  而国外的人工越来越贵,单次清洗的价格通常在120-270美元,相对低端的水下机器人产品仅售价300美元-1000美元之间。

  所以,这个账全世界的人民应该都会算清楚,至此,泳池清洗机器人的增长空间是毫无疑问的。

  而通过市面上的这些各式各样的水下清洁机器人,我们能发现这些产品有两个不可替代的核心,即“眼睛”和“脑袋”。

  市场诟病软件芯片行业,主要是利润低(自由现金流更低)、不透明导致的造假频发,导致其常年与常年小动物跑路的农林渔牧一桌,合称“农林渔牧”,这类企业隐藏真实经营状况,难度比一般企业要小很多。

  “眼睛”就相对简单一些,具体来说,“眼睛”分成了两类,一类是可视化的方案,一类就是激光感应方案。

  可视化的方案,说白了就是用摄像头模仿人类的识别方式。目前应用范围还是会受限,受到环境的干扰比较多,比如夜间或者一些恶劣天气、浑浊的水域,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。

  更重要的一点是,在国内,这一领域竞争虽然激烈,但因为应用范围都集中在陆地上,产品也主要集中在C端,家庭、公共区域室内清洁场景当中,同质化十分严重。

  关于同质化,五力模型的发明者波特曾直言:“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差异化建立壁垒,就只能在成本上无休止地内卷,而成本领先的护城河极易被技术迭代或规模更大的对手打破,唯有差异化能形成长期的非对称优势。”

  而应用在水下的激光雷达,国内的需求和供给都是缺失的,而国外却有巨大的需求。

  另一方面,水下激光雷达的技术壁垒也很高,有了先发优势,其他厂商再想进入并不容易。

  具体来说,由于水下的光线折射、水质干扰等原因影响,原来在地面上的移动机器人所使用的可视化方案、传感器及定位导航方案,很难直接应用于水下机器人。

  对于目前通常的单一激光雷达方案,水体对激光散射率可能高达90%以上,有效探测距离常常不足0.5米,能耗较高且易受气泡干扰。

  因此,不少厂商就只能绕道其他的方案,或者就做深度自研,但成本和效率无法保证,比如我们在芯片和传统汽车领域,有了代差之后就只能另寻解决方案。

  光峰科技本次亮相的产品,有两款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的水下激光雷达产品 —— 远眸D10、远眸T1,全面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水下机器人市场。

  这两款产品的亮点是在水下环境中,与常见的905nm、1550nm波段红外激光相比,蓝光激光被水体吸收率降低了近100倍,大幅提升了激光信号在水体中的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,有效克服了传统红外激光易衰减、受环境光影响大的技术瓶颈。

  其中,远眸D10作为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,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的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,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“10米水下测距时代”。

  据悉,除了硬件创新之外,光峰科技还自主研发了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。

  前者通过优选激光波长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,后者则使设备在高浊度水体中仍能保持稳定测距性能,相比传统摄像头方案看得更远、适应更复杂的水质条件。

  同时,技术上的成功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。在发布会现场,光峰科技还与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空间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—— 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,并完成签约。

  据悉,在Dolphin、Polaris、BWT、Hayward等一众泳池清洁品牌围剿中,近些年中国企业进军泳池清洁这一蓝海领域,其中,Beatbot星迈创新旗下的AquaSense 2 Ultra与iSkim Ultra荣膺iF设计奖,轰动国内外。

  数据显示,Beatbot在2025年第一季度,市场占有率在北美高端市场已经飙升至90%。

  未来,可能在科研领域,海洋勘探,甚至是钓鱼佬的探鱼中,都会将这些技术复用。

  总的来来说,确定性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,在被需要和刚起步的水下机器人市场,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,展开评论,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、及时性。另: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

 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,外交部: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

  多项数据位居同类第一,算力ETF——5G通信ETF(515050)回调布局机会受关注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